保定市蓝鹏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!

诚信、务实、创新、奉献
打造全球影响力测控企业

咨询电话:

17331253826

内容详情

首页 >> 最新资讯 >> 行业新闻 >> 内容详情

徐州18家钢企整合为3家!

作者:蓝鹏测控发布时间:2023-07-05阅读次数:

 

新华指数全球城市研究团队从经济实力、动能转换、绿色低碳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、协调发展6个维度,对全国52个样本城市进行了对标分析。其中,徐州经济实力、动能转换、开放发展3个指标位列第一。

江苏师范大学“一带一路”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正平认为,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起步早,走出的是一条始于工矿区塌陷地的特色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、重视矿区农村文化重塑和经济振兴,逐步拓展到城市总体环境建设和主导产业转型的实践之路。

近年来,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钢铁、焦化、水泥、热电、化工五大传统行业转型升级,18家钢企整合为3家大型钢铁联合企业,11家焦化厂整合为3家综合性焦化企业,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,222家化工企业压减至71家,24家燃煤电厂压减至15家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徐州的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4.5%、降幅全省第一,煤炭消耗减少1798万吨、占全省削减总量的38%,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4280万吨、下降约42.7%

“腾笼”之后,徐州迎来产业发展新天地。2018年以来,徐州将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与ICT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。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徐州又将新材料和节能环保新增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。

牢固树立大抓产业、重抓制造业的鲜明导向,徐州着力培育343”创新产业集群,并于今年成立10个工作专班,定目标、定节点、定责任,协同发力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建设。

徐工荣登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第三位,成为唯一连续三年跻身全球前三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;14月,全市绿色低碳能源、新材料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0.4%6.7%,集成电路与ICT、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0.4%12.2%精品钢材、高端纺织、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.3%25.1%13.0%

作为343”创新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数字经济既深入赋能传统产业升级,又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,徐州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,推动产业链再造、价值链提升,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突破。当前,徐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1200亿元、增长45.7%,上云上平台企业突破1万家。

去年7月,国务院同意徐州以创新引领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。抢抓这一重大机遇,徐州相继出台《徐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(20222024年)》《徐州市可持续发展规划(20222030年)》等短期、长期发展规划,加快布局构建“1+3+100”科创平台体系,深入实施高企“小升高”、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和“555”引才工程,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,加快形成汇聚高端创新资源的“强磁场”。

截至目前,徐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较5年前提高7个百分点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398家增至1421家,智能制造、工程机械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、先进制造业集群。徐州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3位。

声明:本文来源于新华日报、今日钢铁等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蓝鹏测控转载发布,转载请注明来源;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,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标错来源或侵权,请跟我们联系删除。

相关推荐